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规则框架,为新能源就近消纳、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及应对国际碳壁垒提供了系统性政策支撑。该模式通过专用线路实现新能源与用户的物理直连,推动电力系统向灵活化、低碳化转型,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消纳机制进入新阶段。
政策框架:消纳模式升级与市场机制完善
消纳能力提升:绿电直连的核心目标在于破解新能源远距离输送的损耗难题,通过就近消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政策明确,并网型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需占总可用发电量的60%以上,且2030年前自发自用比例不低于35%。这一硬性指标倒逼项目优化能源配置,并通过储能、负荷调节等技术手段提升灵活性,缓解电网调节压力。
企业成本优化: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绿电直连可满足国际碳足迹溯源需求,同时降低用电成本。尽管政策要求缴纳输配电费及政府性基金,但直连模式减少了传统电网环节的中间成本。以江苏时代新能源等试点项目为例,直连模式通过物理溯源强化绿电认证的权威性,为企业应对欧盟《电池法案》等贸易壁垒提供合规性保障。
市场机制创新:政策首次允许非电网主体(如民企)参与投资,并鼓励电源与负荷企业合资运营。交易机制上,并网型项目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禁止电网代理购电,强化了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此外,政策明确受阻新能源项目可转为绿电直连,为因消纳限制无法并网的项目提供退出路径,避免资源闲置。
企业实践:南网科技深化新型电力系统布局
技术适配与系统集成:作为南方电网旗下的科技企业,南网科技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积累深厚。绿电直连对电压等级(≤220/330千伏)、计量精度(双向计量装置)及调度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其研发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有望在园区级直连项目中扩大应用。
组织架构调整:近期,南网科技公告将取消监事会,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提升决策效率。这一调整或与其加速布局新型电力系统业务相关,通过简化管理流程强化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此外,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将审议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一步规范新能源项目运营管理。
行业协同效应:政策推动下,电力设备企业需协同负荷侧、电源侧共同构建直连生态。例如,晶科科技等企业已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通过配置储能和负荷调节能力提升项目经济性。南网科技在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可助力直连项目实现动态平衡,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绿电直连政策的落地,不仅重构了新能源消纳体系,也为电力设备企业开辟了技术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赛道。随着地方细则陆续出台,具备技术适配能力和系统集成经验的企业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