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做制造、搞运维、管车间、当工程师,设备管不好,基本就是企业的“隐性亏损点”。 但很多企业对设备管理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设备坏了就修、没坏就当它没事”。
更夸张的是,老板问你:“你们这个月设备运行情况咋样?” 你答:“故障率降低了5%!” 听上去好像不错,但问题是:它稼动率咋样?维修成本呢?是不是某几台老设备反复返修?维护有没有规律?操作人员是不是一直瞎用?
这些事你要是答不上来,说明你根本没掌握设备管理的核心。
设备管理不是看设备“坏没坏”,而是要系统看它的状态、效率、成本、寿命、使用、维护……全链条的数据指标。
今天咱就用平常话、接地气的方式,跟你掰开了讲一讲:
设备管理,不能只盯“故障率”,真正懂行的人,至少要会看这10个关键指标!
解读中所用到的设备管理与巡检系统,已经做成了完整的模板,可直接参考使用:业务管理模板中心-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心-简道云
咱先说最熟的这个——设备故障率。
这个指标你肯定用过,很多公司甚至把它当成唯一的设备评估标准。但问题是,只看故障率根本看不出设备到底健不健康!
设备故障率 = 故障次数 ÷ 设备总运行次数 × 100%
别只统计“几次坏”,还要统计:
哪个工段最容易坏?是人为因素多,还是设备老化?维修时间长不长?是不是一坏就修半天?所以故障率只是“入门级指标”,背后的分析更关键。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适合评估设备的“健康寿命”。
MTBF = 总运行时间 ÷ 故障次数
举个例子:
机器一天运行12小时,一个月运行30天,总运行时间就是360小时;如果这个月出现了3次故障,那MTBF就是 360 ÷ 3 = 120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120小时出一次问题。
设备一坏,修多久?这就看 MTTR 了。
比如这个月设备修了3次,一共花了15小时,那MTTR = 5小时。
设备不是买回来就放那儿的,得“干活”才值钱。
比如你设备每天可以用10小时,这个月你用到了180小时,总可用时间是10小时 × 30天 = 300小时 那设备利用率 = 180 ÷ 300 × 100% = 60%
这是所有设备指标里最系统、最权威的一个——稼动率(OEE)。
它是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成绩单”。
就说明你这个设备效率只有六成不到,剩下都是浪费!
设备成本不止是买机器的费用,还有维护、零件、停机损失等。
设备管理最怕“等它坏了才修”,最好是“没坏就保养”,这就是预防性维护(PM)。
举个例子:这个月计划做30次保养,只做了20次,那PM完成率就是 66.7%。
点检就是定时巡查、记录状态,防微杜渐。
设备一坏,配件能不能及时到? 配件库存多了占资金,少了又断料影响维修,这就得看周转率。
比如你某个轴承一年用了100个,库存平均10个,周转率是10次。
设备不是坏了才没用,任何因等待、缺料、调试导致的停机,也会拖垮项目进度。
很多企业现在还靠Excel在管设备,用各种“点检表”“维修记录表”“备件出入库台账”在凑合。看起来是有在管,但:
数据分散,没法联动分析;汇总靠人工,出报表慢得要命;趋势不清晰,靠经验在判断;故障了才知道设备“状态不行”。而真正上了设备管理系统之后,整个逻辑就不一样了:
你不再“做记录”,而是通过系统让设备自己说话、让数据告诉你“哪些该修、哪些要换、哪些快撑不住了”。
我们一个一个对着指标讲,看系统怎么帮你搞定它。
系统作用:自动记录故障工单、设备异常时间
故障时间、故障类型、设备型号、责任人,全部系统记录;工单分类后,自动生成“设备故障率报表”,支持导出/趋势图;某设备故障频繁,系统可设置维修频率提醒。系统作用:按设备运行时间+故障间隔时间自动计算
系统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总时长和故障点;自动计算每台设备的MTBF,并生成“健康评分”;MTBF低于阈值,系统预警+推荐预防性维护工单。系统作用:按维修开始-结束时间自动抓取数据
每张维修工单开始、完成时间全自动记录;系统自动计算每次维修耗时,长期跟踪趋势;支持对比维修人员、维修类型、不同设备的MTTR。系统作用:对接产线排程系统/运行日志,自动识别运行 vs 停机时间
一旦设备停机/待机,系统记录并标注原因(维修/缺料/换模等);系统自动出“利用率排行榜”,找出利用率最低的设备;可设置每日/每周报表推送,方便管理层实时掌握情况。系统作用:通过运行时间 + 产出效率 + 良品率三项数据计算
与产线MES或手动录入结合,实现OEE计算;生成车间/设备级OEE排行榜、趋势图;提醒哪些设备效率波动大,便于改善。系统作用:每张维修工单自动挂账材料/人工费用
系统支持与财务/采购模块对接;每台设备年度/月度维修费用自动汇总;支持“费用分布图”:哪个设备/哪种故障最烧钱。系统作用:系统自动下发周期性维护任务,记录完成情况
设定每台设备的维护周期(如每500小时保养一次);系统自动提醒+派工,完成后点击“确认”即可闭环;报表实时显示PM执行率,识别哪些设备“脱保”没维护。系统作用:支持移动端扫码点检+表单打勾
点检任务系统定期派发,员工扫码设备点检;未完成任务自动预警,设置提醒机制;点检异常能自动生成“隐患工单”推进整改。系统作用:设备管理系统和仓库模块打通
每次维修领用的备件,自动扣库存;系统自动记录年领用频次 vs 库存数量,算出周转率;结合设备种类、寿命,生成“备件合理库存建议”。系统作用:整合上面所有指标,给设备一个“健康打分”
MTBF、故障率、OEE、维修次数、费用、保养记录,都算进去;系统自动生成设备健康指数(如0~100分);可以一键导出“报废预警清单”,支持科学决策。你越早用系统跑指标、跑流程、跑决策,越能让设备变成“资产”,而不是“风险”。
别再靠师傅的经验去管设备,而是靠数据做预测、靠系统做判断。
设备管理系统用得好,省下的不只是维修费,还有停机损失、计划紊乱、人工加班、客户投诉这些“隐形亏损”。